2016年ABS:过犹不及 后市警惕下滑风险
2016年,全球经济增长缓慢,危机四伏。然而国际原油在欧佩克的努力下缓慢回升,国内房地产回暖引发大宗商品价格在下半年迅速攀升,氯碱行业阳光灿烂,ABS普通料如国产0215A价格一度飙升至16500元的高位,创五年来高位。石化厂家生产利润保守估计每吨在1300元以上。市场长时间暴涨令下游难以接受,年底市场陷入有价无市局面。笔者认为,卖方惜售炒涨,过犹不及,后市需警惕价格下跌风险。
从2008年以来低点到2012年以来高点 ABS漂亮赢得翻身仗
图1.2016年我国ABS价格走势图
从图1可以看出,今年我国ABS 国产料0215A前三季度多维持在9500-11500元/吨之间整理,第四季度,价格从11500飙升至16500元以上,价格快速上涨,全年涨幅高达77%,涨幅惊人。
一季度,ABS市场价格呈现低位整理后快速拉高的走势。外围市场走势偏弱,现货需求不足,年初ABS价格低位盘整。春节过后,原油价格反转,苯乙烯拉涨,ABS企业库存降到了低点,多重因素重叠,春节过后ABS市场明显攀涨。
二季度,市场整体呈现“V”型走势。4月份,终端需求阶段性回落,买盘看空情绪浓厚,ABS价格连续下跌一个多月。端午前后,受G20峰会环保政策影响,预期部分生产厂家减产,下游备货升温,ABS出现一波短暂上涨行情。
三季度,ABS呈现淡季更淡,旺季不旺特点,价格区间整理为主。在高价货源侵蚀下游厂家利润,市场追涨热情下降。另外中油下调ABS出厂价格,贸易商消极待市。8月,上游苯乙烯市场探涨,贸易商补货需求升温,市场出现低位反弹行情,但涨幅不大。9月市场呈现旺季不旺的特点,ABS报价弱势整理。
今年ABS的上涨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。欧佩克达成冻产协议,WTI原油突破每桶50美金;亚洲丁二烯价格每吨暴涨200美金,多重利好下,石化控制出货量,部分货源偏紧,ABS报价直线上涨。后续,欧佩克成员国八年来首次达减产协议,刺激油价当日暴涨超9%,外围走势向好提振,加之市场货源紧张,石化厂家连续大幅上调ABS报价,市场报价飙升。截至12月13日,华南市场0215A价格高到16500元/吨,创2012年3月以来高位,较年初猛涨77%,涨幅惊人。然而价格涨势过猛,市场表现出有价无市状态,走货困难。
整体来看,在卖家控价能力加强,市场货源偏紧的情况下,今年ABS再次夺回高价通用料的地位,并将其他通用塑料价格远远甩在后面。
行业盈利好转 年底利润丰厚
图2.2016年我国ABS市场价格和利润空间走势图
2013-2014年,我国ABS生产利润基本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,ABS每吨生产利润空间在500-1500元不等。2015年,ABS行业经历了从盈利丰厚到亏损的过程。2016年,由于市场价格上涨,ABS市场利润逐渐从薄弱变成丰厚,年底行业利润暴增。据广东塑料交易所编辑统计,截至12月13日,国产料如镇江奇美757K的全年平均生产利润为每吨820元,较全年上涨260元,而低端料0215A为260元,上涨160元。利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:成本走高,但市场价格快速上涨远超过成本的增幅,利润空间逐渐增大。年底价格非理性增长远大于成本的增加,下游避市观望情绪强烈。
既没新增亦无淘汰 ABS产能连续三年不变
图3.2001年-2016年我国ABS产能和增速走势图
随着近几年生产成本快速上涨、下游需求增速明显放缓,投产风险加大,国内ABS石化厂家纷纷延迟新装置投产计划,产能增速在震荡中呈现逐年下滑趋势。2013年和2014年增速分别为15.96%、4.27%。2014-2016年,ABS产能连续三年不变,没有新装置投产,也没有淘汰旧装置。2016年,石化厂家调整出货政策,重新控制ABS价格话语权,新装置不断延迟的投产局面即将被打破。2016年11月中旬,韩国LG化学发布消息称,投资1亿美金,扩建中海油乐金(合资)ABS年产能至30万吨,实现产能翻倍。另外将优化宁波和韩国工厂,争取在201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ABS生产企业。
石化装置开工率走高 ABS产量连创新高
表1.2015-2016年我国ABS生产企业产量统计表
产量 | 2015年产量(万吨) | 2016年产量(万吨) | 同比(%) |
LG甬兴 | 55.9 | 67.36 | 20.51% |
镇江奇美 | 46.31 | 47.30 | 2.13% |
吉林石化 | 32.20 | 56.12 | 74.19% |
宁波台化 | 40.31 | 41.93 | 4.00% |
天津大沽 | 17.91 | 27.37 | 52.80% |
镇江国亨 | 17.20 | 17.20 | 0 |
辽通化工 | 6.08 | 7.63 | 25.29% |
上海高桥 | 15.05 | 16.13 | 7.14% |
中海油乐金 | 10.49 | 14.51 | 38.46% |
大庆石化 | 5.46 | 9.78 | 79.31% |
兰州石化 | 1.51 | 0.71 | -52.38% |
上海华谊 | 0 | 0 | 0 |
近几年,行业整体开工率水平在震荡中走低。2015年ABS整体开工在62.96%,2016年,由于市场炒作及石化厂家推涨,市场价格暴涨使得生产利润丰厚,反过来促进生产装置开工率走高。从表1可看出,除了兰州石化外,其他ABS企业装置开工率都有不同程度上涨。LG今年开工维持在70%左右,较去年上涨0.5成左右。中油石化等厂家除了必要检修外,下半年多维持在较高生产水平。尽管如此,由于产品性能不高,部分中高端料仍由大量进口货源补充,ABS对外依存度依旧维持在35%左右。
图4. 2005-2016年中国ABS产能、产量对比图
2015年,受经济下行和需求疲软影响,ABS全年产量再次出现负增长,约354.23万吨,同比下跌5.66%。2016年,由于市场价格高位,生产利润丰厚,石化厂家开工多维持高位,全年产量创新高,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左右,较去年全年上涨18%左右。
ABS行业痛点约束投资发展
近几年,受后危机影响,国外经济陷入低迷状态,国内因家电节能补贴等政策退出等影响,ABS终端需求增速逐渐放缓。与此同时,ABS产品同质化严重,产销利润失衡的痛点越发突出,直接导致新增投产项目不断延后,2014-2015年我国ABS产能出现零增长。据编辑统计,截止今年11月已经公布未投产项目总共涉及ABS产能121.5万吨,约占已投产产能32%左右。
企业 | 计划投产ABS产能 | 计划完成时间 | 实际完成情况 |
中海油乐金 | 30万吨 | 2014年 | 完成15万吨,另外15万吨尚在建设中 |
上海华谊 | 二期16.2万吨 | 2014年 | 没收到相关消息 |
宁波科元 | 40万吨 | 2012年 | 没收到相关消息 |
山东海力化工 | 50万吨 | 2014年9月投产 | 目前尚未投产 |
下游应用增长喜人 ABS迎来新发展
虽然投资停滞,但今年ABS下游制品增长喜人,ABS市场拓展迎来新契机。在家电、汽车轻量化、玩具业等领域,ABS树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,有望获取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,未来电动汽车用塑料占汽车材料的比例将达到50%,ABS树脂将有更多用武之地。以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保有量来计算,一辆新能源汽车将消耗20公斤的ABS树脂,ABS需求量将增加10万吨。另外,经过几年智能化生产后,家电行业有了好转迹象。第三方数据监测机构群智咨询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品牌彩电出货量将达到8360万台,较2015年增长15%,规模增长1000万台,历年来首次超过韩国品牌,跃居全球销量第一。ABS树脂的黄金发展期正在到来。
另外,今年11月份,韩国LG化学表示,将投资1亿美金,在2018年前将与中海油总企业在广东合资工厂的ABS年产能从15万吨提高至30万吨。另外惠州工厂的扩建,加上韩国和中国其他工厂的优化升级,将使LG化学ABS年产量涨至200万吨,成为全球最大的ABS生产企业。业内人士一致认为,LG化学扩大在中国的产能也显示出全球ABS产业的制造中心正在加速向国内转移,ABS行业迎来发展的新契机。
从技术发展来看,国内ABS产业界正在加紧追赶国际先进技术。以锦湖日丽为例,该生产商借助模块化的设计创新思路成功开发出了新一代的塑料,并定义为钢化吸能塑料。钢化吸能塑料最主要的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,一个方面是吸能,在高速撞击的情况下体现了类似橡胶的延展性。另外,即使破坏的时候,破坏的断裂面也是属于韧性破坏,而不是出现这种锐角或者是碎片四溅的状况,将会对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。钢化吸能塑料计划明年正式推出。
从ABS性能来看,为了凸显产品差异化,上海高桥ABS的本体法生产引进了美国陶氏化学的技术,使得生产具有能耗低、产量大、绿色低碳的特点,ABS产品能够应对多个领域对环保健康方面的要求,产品也受到市场的肯定。整体来看,在下游快速发展带领下,ABS有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2017年ABS价格或维持相对高位 未来中国将成为ABS产业重心
进入2017年,在原油开始实施冻产协议背景下,原油中长期实现上涨是大概率事件。经济方面,虽然风险仍广泛存在,但全球经济有望缓慢增长。国内方面,进入“十三五”规划的第二年,各项改革进入施工期,各项措施如果能很好落实,有望稳定市场,产生新的制度红利。
回归ABS,2016年,由于石化厂家控制出货节奏和市场炒作的原因,年底ABS市场从前期的买方市场逐渐回归到卖方市场,表现出易涨难跌的局面。然而,环保要求和下游行业发展等情况迫使ABS厂家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。但生产技术升级也需要时间实施,虽然韩国LG表示要升级装置,短期内也难以将高端料迅速推向市场,因此预计2017年对外依存度仍将维持在30%以上。但在终端需求好转及升级的要求下,ABS价格有望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水平。
长期来看,随着消费习惯从“温饱型”向“发展型”转变,对高端石化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增速将超过传统产业。在产业不断升级过程中,国内ABS企业应加大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占比,遵循市场差异化生产、降成本,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产品创新。在政策的推动和巨大市场需求拉动下,ABS将迎来产业蓬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,中国将成为全球ABS产业重心!
(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)